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91岁教授向西安交大捐赠130万!本人这样回应

来源:振动与冲击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0-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近日,西安交通大学相关单位赴上海拜访西迁老教授朱继梅,并举行“朱继梅教育发展基金”捐赠仪式,向朱继梅教授送上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。 朱继梅教授向西安交大捐赠130万元

近日,西安交通大学相关单位赴上海拜访西迁老教授朱继梅,并举行“朱继梅教育发展基金”捐赠仪式,向朱继梅教授送上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。

朱继梅教授向西安交大捐赠130万元设立“朱继梅教育发展基金”,用于支持西安交大航天航空学院教育事业发展。

朱继梅教授(右)签署捐赠协议

“我就是做了一点很普通的事情”

朱继梅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,曾是西安交大应用力学专业的教师,也是西迁参与筹建应用力学专业的第一批人员。

朱继梅教授参编的《机械振动与冲击测试技术》专著

2021年6月30日,他写信告诉学校,打算将自身多年累积的130万元薪金悉数捐赠,奖励品学兼优的清贫学生。

“捐款这件事,了却了我长期以来的一个心愿。不过也不必过多宣传,我就是做了一点很普通的事情。”朱老师坐在书桌前,微笑着说。

“我始终对交大有着深厚的情感”

2016年,朱继梅教授受邀参加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校庆,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。那一年,他已是86岁高龄。

令他无比欣慰的是,自己参与筹建的专业经过60余年发展,早已根深叶茂,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国际交流等方面成果丰硕。

1985年,西安交大建设了“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”,是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;2007年,获批力学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建设单位;2017年,力学学科成功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名单。多年来,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力学专业优秀人才,为建设大西北创造了多个“第一”……

1964年,1959级应用力学91班毕业生与老师合影留念(前排老师左10为朱继梅教授)

朱继梅俭省了一辈子,退休后依然将工资悉数存下支持教育。“我住在老年公寓,平日里也没有额外的开销,生活足够了,家人们也很支持我这一决定。”朱继梅说,“这笔钱如果能帮助到孩子们,那才真正发挥了价值。”

航天航空学院院长申胜平(左)、党委书记李小跃(右)向朱继梅教授汇报商讨教育基金实施细则

“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,你们重任在肩。西安交大发展前景光辉灿烂,也希望交大年轻一代能够继承发扬优良传统,为西部发展、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。”朱继梅教授说。

中国青年报综合西安交通大学官微、陕西法治网等

来源:人民网

文章来源:《振动与冲击》 网址: http://www.zdycj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015/671.html



上一篇:91岁教授向母校捐赠130万元!他的这句话令人动容
下一篇:不入耳不振动的黑科技——气传导,萨那A7S 气传

振动与冲击投稿 | 振动与冲击编辑部| 振动与冲击版面费 | 振动与冲击论文发表 | 振动与冲击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振动与冲击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